表1 2018年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调整情况 单位:WO365% | ||||
省区 | 2017年 | 2018年 | 同比增减量(吨) | 同比增减(%) |
江西 | 38450 | 39450 | 1000 | 2.60 |
湖南 | 23600 | 24600 | 1000 | 4.24 |
云南 | 6600 | 6600 | 0 | 0.00 |
广东 | 3560 | 4360 | 800 | 22.47 |
福建 | 2900 | 3300 | 400 | 13.79 |
广西 | 3000 | 3400 | 400 | 13.33 |
浙江 | 650 | 650 | 0 | 0.00 |
内蒙古 | 1500 | 2000 | 500 | 33.33 |
安徽 | 1200 | 900 | -300 | -25.00 |
青海 | 140 | 140 | 0 | 0.00 |
河南 | 6000 | 9300 | 3300 | 55.00 |
甘肃 | 1710 | 1910 | 200 | 11.70 |
黑龙江 | 1100 | 1500 | 400 | 36.36 |
湖北 | 300 | 300 | 0 | 0.00 |
海南 | 190 | 190 | 0 | 0.00 |
陕西 | 100 | 600 | 500 | 500.00 |
新疆 | 300 | 800 | 500 | 166.67 |
全国合计 | 91300 | 100000 | 8700 | 9.53 |
2015年-2017年连续三年由于钨市场需求不旺,价格低迷,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保持在91300吨。根据《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确定的12 万吨规划目标,考虑历年综合利用指标与实际产量差距较大,以及个别省份钨资源整合和采选技改等因素,今年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调至100000吨。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的上调,对实际产量不会产生影响,钨精矿产量将保持平稳,钨市场供应将继续保持稳定。
1、全国主采钨精矿产量呈现稳中有降态势
根据有关省区资源整合和采选技术改造情况,对江西、湖南、广西、内蒙古、甘肃和陕西主采钨矿控制指标作了适当调整,共计增加3300吨,对广东和安徽主采钨矿控制指标共计调减500吨,总体调整幅度不大。(见表2)
表2 2018年主采钨矿控制指标调整情况 单位:WO365%吨 | ||||
省区 | 2017年 | 2018年 | 同比增减量(吨) | 同比增减(%) |
江西 | 35050 | 36050 | 1000 | 2.85 |
湖南 | 19500 | 20500 | 1000 | 5.13 |
云南 | 5850 | 5850 | 0 | 0.00 |
广东 | 3500 | 3300 | -200 | -5.71 |
福建 | 2500 | 2500 | 0 | 0.00 |
广西 | 2000 | 2400 | 400 | 20.00 |
浙江 | 500 | 500 | 0 | 0.00 |
内蒙古 | 1000 | 1200 | 200 | 20.00 |
安徽 | 1200 | 900 | -300 | -25.00 |
青海 | 140 | 140 | 0 | 0.00 |
甘肃 | 1710 | 1910 | 200 | 11.70 |
陕西 | 100 | 600 | 500 | 500.00 |
新疆 | 300 | 300 | 0 | 0.00 |
全国合计 | 73350 | 76150 | 2800 | 3.82 |
2002年实施钨矿开采总量控制管理政策以来,除特殊情况外,已持续10多年暂停受理新的钨矿开采登记。通过一系列钨矿开采总量控制配套管理措施,虽然钨矿综合利用超指标生产严重,但全国主采钨矿开采总量得到了有效控制,主采钨矿采选产能产量保持稳定。同时,由于钨资源品位逐年下降,全国处理原矿平均品位由2004年的0.42%下降到2016年的0.28%,主采钨精矿产量萎缩已成趋势。根据历年全国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执行情况分析研究,2011-2016年主采钨精矿控制指标完成率均不足90%,未超控制指标,全国主采钨精矿产量稳中趋降。(见表3)
表3 2011-2016年主采钨开采总量控制指标执行情况 单位:WO365%
|
|||
年份 | 指标 | 产量 | 完成指标% |
2011 | 68680 | 60088 | 87.49 |
2012 | 69400 | 62044 | 89.40 |
2013 | 71000 | 62275 | 87.71 |
2014 | 71000 | 59872 | 84.33 |
2015 | 73300 | 57823 | 78.89 |
2016 | 73200 | 50003 | 68.31 |
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是开采控制的红线,执行过程中不超指标就达到控制的目的。目前,除钨矿山关闭外,即便矿山停产或产能萎缩也难以下调和取消指标,各省区主钨精矿控制指标基本“增多减少”。因此,主采指标的上调,对主采钨精矿产量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
2、综合利用控制指标上调幅度大,对综合利用产量影响有限
全国综合利用控制指标长期与实际产量严重背离,此次调整幅度较大。(见表4)
表4 2018年综合利用控制指标调整情况 单位:WO365%吨 | ||||
省区 | 2017年 | 2018年 | 同比增减量(吨) | 同比增减(%) |
江西 | 3400 | 3400 | 0 | 0.00 |
湖南 | 4100 | 4100 | 0 | 0.00 |
云南 | 750 | 750 | 0 | 0.00 |
广东 | 60 | 1060 | 1000 | 1666.67 |
福建 | 400 | 800 | 400 | 100.00 |
广西 | 1000 | 1000 | 0 | 0.00 |
浙江 | 150 | 150 | 0 | 0.00 |
内蒙古 | 500 | 800 | 300 | 60.00 |
河南 | 6000 | 9300 | 3300 | 55.00 |
黑龙江 | 1100 | 1500 | 400 | 36.36 |
湖北 | 300 | 300 | 0 | 0.00 |
海南 | 190 | 190 | 0 | 0.00 |
新疆 | 0 | 500 | 500 | |
全国合计 | 17950 | 23850 | 5900 | 32.87 |
自开始对综合利用钨矿实行总量控制以来,2004年下达给河南省的指标是2000吨,以后逐渐增加到2010年的5000吨,2012年上调至6000吨,2013-2017年5年间均未作调整。河南省2012-2017年综合利用产量分别为15477、18151、18917、24498、21763和20455吨,尽管2016年以后有所下降,但与指标相差较大。这也是导致全国综合利用超指标严重的主要原因。(见表5)
表5 2011-2016年综合利用开采总量控制指标执行情况 单位:WO365%
|
|||
年份 | 指标 | 产量 | 完成指标% |
2011 | 16200 | 22132 | 136.62 |
2012 | 17600 | 20986 | 119.24 |
2013 | 18000 | 23223 | 129.02 |
2014 | 18000 | 24413 | 135.63 |
2015 | 18000 | 28106 | 156.14 |
2016 | 18100 | 22923 | 126.65 |
今年综合利用指标增加至23850吨,与实际产量相近,对综合利用产量影响有限。
3、全国钨精矿产量将继续保持平稳
多年来的矿业秩序整顿、资源整合和总量控制,原来矿业秩序比较混乱、钨精矿产量较大的矿区,产量均有大幅度减少。如湖南的郴州和永州,江西的赣州和九江,云南的文山和红河,广西的贺州和桂林等地区的钨精矿产量都出现大幅度下降,有些钨矿区已停产多年。只有黑龙江、新疆、河南和甘肃等省(区)的综合利用钨精矿产量保持增长趋势。随着钨资源整合、钨矿开采的安全、环保监管的不断加强,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绿色矿山建设的不断推进,钨矿资源的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开采水平明显提高,全国钨精矿产量将继续保持平稳。
根据行业协会统计,2016年我国钨矿采选能力(折合钨精矿WO365%)分别达到12.90万吨和16.51万吨,比 2005年分别增长55.66%和47.18%,年均分别增长4.30%和3.58%。
“十五”期间,全国累计钨精矿产量40.89万吨(WO365%,下同),年均增长16.94%;“十一五”期间,累计钨精矿产量44.71万吨,年均增长3.33%,增速明显减缓;“十二五”期间,累计钨精矿产量达到62.19万吨,年均增长1.87%,产量增速进一步趋缓。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8年1~6月份全国钨精矿产量52685吨(WO365%,下同),同比下降0.61%。江西、湖南和河南产量同比分别下降1.94%、0.98%和3.29%。国内钨市场价格维持相对合理价位运行,钨矿山企业经济效益好转,部分钨矿山企业产量有所增长;部分钨矿砂企业受技改、安全环保整治和资源品位下降等影响,产量有所下降。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一带一路” 投资项目的落地,全球范围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推进,发达经济体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升级、新兴经济体的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加快,将拉动钨需求增长,全球钨市场需求将保持增长态势。(中国钨业协会 刘良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