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钨行业形势回顾与展望
2016年,钨精矿产量下降,历经2年多来的去库存,国内外下游企业钨原料库存处于历史低位,当前市场供应稳中趋紧;硬质合金等下游产品产量有所增长,部分初中级冶炼产品产量下降;出口钨品保持增长,为5年来高位,市场需求逐步恢复、供需矛盾有所缓解;钨精矿价格在历经2年多的震荡下行后筑底趋稳,已连续4个月保持在7万元/吨以上,呈现理性回归态势,行业经济效益总体趋于好转。
一、经济运行情况
——钨精矿及主要冶炼产品产量下降,硬质合金等下游产品产量有所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全国钨精矿产量13.97万吨(WO365%,下同),同比下降2.67%。
据中国钨协统计,2016年40家主要钨矿山企业生产钨精矿65583.60吨,同比下降12.67%。其中,27家产量下降(其中2家停产),减产12499吨,13家产量增长,增产2982吨,增减相抵,净减产9517吨。经综合统计分析,剔除贸易企业等重复统计产量,2016年全国钨精矿产量124078吨,同比下降3.88%。其中,湖南、广东和河南省钨精矿产量下降幅度较大。
由于2016年国内钨市场价格仍处于低位,钨矿山和冶炼企业减产或停产,钨冶炼产品产量普遍有所下降,但加工产品普遍有所增长。据中国钨协统计,2016年主要钨冶炼加工企业氧化钨、钨粉、粗钨丝、细钨丝和高比重合金产量同比分别下降1.62%、2.24%、17.42%、8.95%和0.92%;APT、碳化钨、偏钨酸铵、钨条、硬质合金、钨电极和钨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0.25%、3.68%、1.82%、2.80%、6.43%、3.35%和136.18%。
——出口钨品量增长,进口钨品量下降
根据海关数据统计,2016年出口钨品22089.15吨(不含硬质合金,金属量,下同),同比增长10.97%。其中出口原配额钨品16017.95吨,同比增加2799.48吨,增长21.18%,超出2014年配额指标617.9吨,超额4.01%;出口额6.51亿美元,同比下降8.18%。
国外钨需求出现恢复性增长。出口到亚洲的钨品量同比增长0.30%,其中出口到日本和韩国同比分别增长0.51%和6.08%,出口到亚洲其他国家同比下降13.03%;出口到欧洲、美国和其他国家的钨品同比分别增长40.29%、0.94%和4.89%。
前三季度累计出口硬质合金4826.24吨,同比增长4.42%,占硬质合金总量的29.39%,出口额2.52亿美元,同比下降12.81%。
根据海关数据统计,2016年进口钨品3058.46吨(不含硬质合金,金属量,下同),同比下降10.54%,其中进口钨精矿2100.78吨,同比下降15.59%;进口额9045万美元,同比下降11.73%。
——价格筑底企稳回升
钨市场价格历经2004年之前的长期低迷不振后,出现大幅震荡。根据中国钨协统计分析,国内钨精矿月均价格从2004年1月份的2.6万元/吨上涨至2005年5月的13.2万元/吨,涨幅高达408%;从2005年5月的13.2万元/吨震荡下跌至2008年12月份的5.8万元/吨,跌幅56%;随后回升至2011年5月份的15.42万元/吨和2013年7月份15.35万元/吨;从2013年7月份的15.35万元/吨下跌至2015年11月份的5.46万元/吨,跌幅64%,在历经2年多的单边震荡下滑后,价格筑底企稳回升。
自2015年11月以来,通过钨矿山企业压能减产,以及四次国家收储和企业收储,缓解了钨市场供需矛盾,提振了市场信心,国内钨市场价格呈现理性回归的积极变化。国内钨精矿月均价格从2016年1月份的6.28万元/吨,回升至12月份的7.24万元/吨,涨幅15.29%,但与预期的合理价位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016年国内钨精矿年均价格6.87万元/吨,同比下降6.5%, APT年均价格10.66万元/吨,同比下降4.05%。钨精矿价格已连续18个月低于开采成本。
国内钨市场价格的理性回归,也拉动了国外钨市场价格的企稳回升。2016年出口钨品年均综合平均价格29449.63美元/吨钨金属,同比下跌17.26%。12月份出口APT月均价格23349.23美元/吨金属,同比上涨5.87%,比1月份月均价格上涨1373.90美元/吨金属,上涨6.25%。
2016年进口钨品年均综合平均价格29572.06美元/吨金属,同比下跌1.33%,其中进口钨精矿平均价10918.39美元/吨金属,同比下跌24.42%。
2016年4月,英国伦敦《金属导报》(LMB)APT报价重回200美元/吨度以上,7月份后略有回落,全年总体维持在180-200美元/吨度,2016年APT 年均报价191.16美元/吨度,同比下跌15.67%。
——行业经济效益总体趋于好转
2016年,行业经济效益总体趋于好转,但由于市场价格尚未回升到合理价位,企业经营依然困难。钨矿山企业依然处于亏损状态,冶炼、硬质合金和加工企业实现利润增长,企业盈利分化加剧,行业利润向产业链后端转移。
据中国钨协统计,2016年109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42.57亿元,同比增长8.05%;实现利税23.26亿元,同比增长107.92%;实现利润4864万元,同比亏转盈,其中34家钨矿山企业亏损4.35亿元。剔除1家矿山企业不可比数据,108家企业中,57家企业盈利,其中矿山企业4家、冶炼企业19家、硬质合金企业26家、钨材企业7家、钨铁企业1家;51家企业亏损,其中矿山企业30家,亏损面88.25%;冶炼企业9家,亏损面32.14%;硬质合金企业8家,亏损面23.53%;钨材企业2家,亏损面22.22%。
二、市场分析与展望
——钨产业政策导向
健全有效的市场调节机制和间接调控的钨产业政策,随着对钨行业监管的加强,尤其对钨冶炼环境保护监管政策的加强,都将有利于规范钨矿开采,促进钨矿开采总量的平稳、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产业转型升级。随着“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国家战略,以及“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的实施,将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我国钨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十三五”时期是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钨产业转型升级、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关键时期。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把握好钨产业政策机遇,坚持创新驱动、政策引导、市场推动,实现重点突破,加快推进钨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将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国际竞争优势,推动钨生产大国向钨工业强国转变是“十三五”时期乃至长期的战略任务。
1、《矿产资源法》1996年进行了第一次修改,确立了矿业权有偿取得制度和有条件地允许矿业权的流转,明确“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实行有计划的开采”,是实行钨矿开采总量控制管理的重要法律依据。
2、国务院《关于将钨、锡、锑、离子型稀土矿产列为国家实行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的通知》(国发[1991]5号)是建国以来以国务院名义对钨业下发的第一个行政法规性文件,至今仍是钨行业管理和产业政策制定的重要法规依据。2002年,国土资源部率先开始对钨矿实行开采总量控制,并连续多年暂停受理新的钨矿勘查、开采登记申请,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行业监管规范性文件,加强开采总量控制的监督管理。
3、《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首次确定包括钨矿在内的24种矿产资源列为战略性矿产,作为矿产资源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的重点对象,建立战略性矿产监测预警机制。明确到2020年,钨矿开采总量指标控制在12万吨/年(WO365%,约束性指标)。并确定6个钨资源基地、5个国家规划钨矿区、2个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钨矿区和10个钨矿产资源重点勘查区等。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促进有色金属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42号)、《“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6〕67号)等相继出台,将对引导和推动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高端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产生积极作用。
5、国土资源部《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勘查开采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9〕165号)、《开采总量控制矿种指标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12〕44号)、《关于规范稀土矿钨矿探矿权采矿权审批管理的通知》(国土资规[2015]9号)等一系列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政策措施,都将有利于促进钨矿开采总量的平稳、钨矿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规范钨矿开采,改善钨市场供需矛盾,促进钨原料市场的平稳运行。
通过多年来的钨矿开采秩序治理整顿、资源整合和行业监管,钨矿开采总量控制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五”期间,累计钨精矿产量40.89万吨(折WO365%吨,下同),年均增长16.94%;“十一五”期间,累计钨精矿产量44.71万吨,年均增长3.33%,增速明显减缓;“十二五”期间,累计钨精矿产量达到62.19万吨,年均增长1.87%,产量增速进一步趋缓。
6、工信部《钨行业规范条件》(工信部公告2016年第1号),将实施冶炼产品与开采总量的衔接,实施产品溯源、联网监控管理等措施,严格钨行业准入,将有利于促进钨行业结构调整,规范钨企业生产经营秩序。
7、2016年8月1日实行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修订版,仲钨酸铵生产过程中碱分解产生的碱煮渣(钨渣)、除钼过程中产生的除钼渣和废水处理污泥被列为危险废物。这对加强钨冶炼的环保监管,促进钨冶炼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但企业面临技术改造、搬迁等,环保成本增加等严峻考验。同时,由于钨精矿产地、资源类型和产品品质不同,所含有害杂质元素存在较大差异,冶炼企业采用的冶炼工艺不同,所产生的废渣的有害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可能导致钨冶炼产品市场的不公平竞争。其次,2018年1月1日将开征环保税,固体废物按不同种类,税额为每吨5元—1000元,将进一步增加钨冶炼企业的税费负担。
——供需形势
我国钨产业政策、产量和价格仍然是影响国际钨市场的关键因素,历经2年多的去库存后,市场供需矛盾得到缓解。一是全球钨精矿产量稳中有降、供需基本平衡,以及企业商业收储和国家战略储备,钨原料供应稳中趋紧,市场供需矛盾明显改善。二是硬质合金产销量保持增长态势。2016年1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51.4%,延续上行走势,连续5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汽车制造、航天航空、精密模具、核能新能源等高端制造业所需的“三高一专”(高效率、高精度、高可靠性和专业化)硬质合金刀具保持稳定增长,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三是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依然保持中高速增长,将继续拉动国际钨市场需求的恢复,国内外下游企业钨原料库存处于极低水平,补充库存将拉动需求的增长。
1、国外供需形势
从国外供应看,目前国外在生产的钨矿山只有20余家左右,由于市场价格一直处于低位,2016年停建、停产和减产的矿山增多,国外钨精矿产量总体稳中有降,现货供应量趋于紧张。英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秘鲁和巴西钨精矿产量低或已停产;加拿大的坎通(Cantung)钨矿2015年底停产至今,短期内很难复产;俄罗斯钨精矿产量稳中趋降。
从国外需求看,美国的煤炭、石油、页岩气勘探减少和停产,煤炭连续3年下降,钨市场需求恢复困难,目前企业库存几乎耗尽,战略储备也处于低位,联邦公路等基础实施建设预算如果得以批准,2017年美国经济将有望走出低谷,有专家预测2017年美国钨消费将增长12%;欧洲市场受补充库存的拉动,钨需求将保持平稳;日本钨市场与汽车紧密相关,用于汽车制造的切削工具占钨总消费的76%,总体比较稳定;韩国钨市场近几年持续上升;俄罗斯2016年取消出口钨精矿10%的关税,钨精矿大量出口,主要出口到中国,并通过日本出口到韩国,目前库存几乎为零,政府储备量也到了最低点。
总体看,国外钨矿开采和废钨再生利用,以及我国钨品生产成本优势的逐渐减弱,我国钨品出口贸易面临的国际钨市场环境依然十分复杂。受国际金融动荡,“金砖五国”经济减速等影响,国际钨需求恢复缓慢。但印度和其他亚洲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依然保持强劲增长,以及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将拉动国际钨市场需求的恢复和价格回升。2016年,出口到日本、韩国欧洲和美国的钨品量同比分别增长0.51%、6.08%、40.29和0.94%。
2、国内供需形势
从国内供应看,钨矿山资源品位逐年下降、产能自然萎缩、产量下降已成趋势,黑钨精矿产量下降、白钨精矿产量增长,贸易企业产量逐年有所萎缩,未来钨精矿产量总体稳中有降,供应趋于平稳。
1、白钨精矿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由2002年的32%提高到2015年的61%,处理原矿品位由2004年的0.42%下降到2015年的0.28%,选矿回收率下降到80%以下。
2、多年来的矿业秩序整顿、资源整合和总量控制,原来矿业秩序比较混乱、钨精矿产量较大的矿区,产量均有大幅度减少。如湖南的郴州和永州,江西的赣州和九江,云南的文山和红河,广西的贺州和桂林等地区的钨精矿产量都出现大幅度下降,有些钨矿区已停产多年。只有黑龙江、新疆、河南和甘肃等省(区)的综合利用钨精矿产量保持增长趋势。
3、贸易流通企业钨精矿交易量逐年有所萎缩。2004年以来,贸易流通企业钨精矿交易量统计为产量,近几年均在4万吨以上,约占全国钨精矿产量的1/3,剔除重复统计产量约1万吨左右,实际产量3万多吨,占全国钨精矿产量的30%左右。受市场价格和钨矿开采监管的不断加强等影响,近几年贸易流通企业钨精矿交易量逐年萎缩。贸易流通企业钨精矿的主要来源:正常交易量约占贸易总量的30%左右,这部分产量存在重复统计,甚至多次重复统计;收购加工量约占贸易总量的55%;边境贸易量约占贸易总量的15%,主要通过越南、朝鲜、蒙古、马来西亚和俄罗斯等边境贸易进口加工的钨精矿。贸易流通企业产量游离于钨矿开采总量指标之外,监管难度大,其非理性抛货套利的市场炒作,导致市场恶性竞争和价格波动,是钨原料市场不确定性因素之一。
4、随着钨矿开采深度的延伸、钨资源品位的下降、以及人工成本的上升,钨矿开采成本刚性上升。同时,矿山安全和环保压力增大、资金困难。尽管钨矿山企业采取“减员、减产、减薪”等非常措施,降本增效,但钨精矿完全成本依然居高不下,成本优势逐年下降。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国钨精矿平均完全成本85000元/吨左右, 2016年中国钨协统计内的钨企业减员5.76%,净减员3495人,成本略有下降。
5、近几年,虽然查明的钨资源储量有所增长,2007年-2014年累计新查明钨资源储量278.3万吨(WO3),在江西先后发现大型白钨矿床,但新发现的钨矿资源大都是白钨矿,资源品位低、选矿成本高,且受产业政策和经济技术条件限制,一时难以开发。
从国内需求看,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不断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中经有色金属产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2016年12月,中经有色金属产业景气指数为31.1,较11月回升1.3个点,突破“偏冷”区域上沿回升至“正常”区域;中经有色金属产业先行指数为86.3,较11月回升1.7个点;一致指数为79.7,较11月小幅回升1.1个点。初步判断,有色金属产业景气指数回升至“正常”区域,行业反弹迹象明显。钨产业关联度高,我国钨产业高端发展空间大、潜力大。随着我国“三大战略”的统筹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交通、能源、通讯等重大标志性工程加快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北京城市副中心等功能平台加紧规划落地;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进一步加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加快构建;“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的推进;“十三五”规划中计划实施的100个重大工程及项目的推进,以及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实施三年滚动计划, 提出2016-2018年开工建设重大项目127项,投资规模达1.6万亿元。数控机床、机器人、汽车制造、飞机制造以及相关的产业升级计划的加快实施,都将继续拉动和保持国内钨消费平稳增长。
(三)市场展望
权威人士:“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我们在看到严峻挑战和困难的同时,也要看到发展机遇和市场的潜力。钨是保护性开采的战略性矿产,应用广泛、产业关联度高,随着国家战略的实施、制造业的复苏、以及“十三五”重大工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的推进,都将有利于拉动和保持国内钨消费平稳增长,我国钨业仍处于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
长期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是不可持续的,钨精矿成本对原料价格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全球钨原料供应趋于平稳,库存处于低位,随着全球经济的恢复和下游钨企业补充库存,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恢复。2017年钨市场整体价格有望进一步理性回归到合理水平。
三、问题与建议
(一)突出问题
我国钨行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我国钨业仍处于全球钨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钨资源控制力、市场影响力、技术引导力和文化感召力还不强;二是产能过剩、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亟待转型升级;三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高端产品研发能力不强,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钨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是:需求增速趋缓、国际国内钨市场竞争加剧;价格低位、成本高企、税费负担过重、环保压力增大;融资难、融资贵依然存在,企业经营环境有待改善。
(二)对策建议
牢牢把握政策机遇,以创新驱动弥补企业发展的短板,着力化解过剩产能,降本增效、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1、加快立法,完善法规,加强行业监管
加快《矿产资源法》修订进程,完善开采总量控制管理政策措施,强化钨矿开发利用的监管,继续实行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推进钨资源矿产地储备试点,平衡钨矿资源代际分配,保障市场供需平衡,保持钨资源优势地位,提高钨资源保障能力,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和国际贸易争端,提高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为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提供资源保障。具体措施建议:
(1)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提高政策执行力。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和监管机制,严格执行国土资源部《开采总量控制矿种指标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12〕44号)、《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勘查开采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9〕165号)和《关于规范稀土矿钨矿探矿权采矿权审批管理的通知》(国土资规[2015]9号)规定。
(2)建议探索和建立部际联动机制,实施冶炼产品与开采总量的衔接,实施产品溯源、联网监控管理等措施,加强和规范钨精矿原料流通领域的监管。
(3)建立有奖举报制度,继续打击非法盗采、超指标生产,切实将钨矿开采总量控制管理政策落实到位,继续严格控制钨矿开采许可证的发放。
(4)清理整顿以多金属矿名义开采钨矿、或“以探代采”、以及无独立矿山的小选厂,对开采总量控制指标100吨以下的钨矿山,按照《钨行业规范条件》进行核查。
(5)提高技术准入门槛,淘汰落后产能。根据《钨行业规范条件》(工信部公告2016年第1号),建议对安全环保和“三率指标”不达标的钨矿山企业予以停产整顿,整顿还不合格的予以关闭,列入储备矿区;加强对钨冶炼企业的环保核查。
2、建立国家钨战略资源储备制度,保持钨资源优势
(1)加快推进国家钨资源矿产地战略储备试点,对新探明的钨矿资源,尤其生态脆弱区域的、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上难以开发的钨资源实施以国家为主体的钨资源矿产地战略储备。
(2)继续加大钨产品国家战略储备力度,调控重要战略资源性产业发展,保障市场供需平衡,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平抑市场供应,促进钨原料市场价格的回稳。
(3)建议政府给予财政支持,鼓励企业实施钨产品商业储备。
3、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改善企业经营环境
(1)建议减征钨矿资源税,加大清理不合理收费,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积极支持企业融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2)树立企业诚信、履行社会责任,自觉遵守行规行约,抵制价格恶性竞争,共同防控风险、加强行业自律、提振市场信心,防止价格出现大起大落,推动上下游钨产品整体价格合理回归,促进钨行业和谐、诚信、共赢发展。
(3)继续控制产能、降低产量、理性销售、降本增效,严格执行钨精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进一步改善供需矛盾。
4、以科技创新弥补短板、推进转型升级、增强发展后劲
强化国家对战略钨资源的控制力度,加大对企业引进消化和自主创新先进工艺技术及装备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的财税优惠政策扶持力度,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鼓励和扶持优势骨干企业以资本为纽带,按照市场原则,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收购重组,推进钨资源整合,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产业聚集发展基地,提高资源及产业集中度,提高国际竞争力;积极适应需求多样化、高端化和服务化趋势,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以创新驱动弥补产业发展短板,加快推动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我国钨工业的综合国际竞争力、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提升钨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5、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促进钨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中国钨协将聚焦关系行业发展的全局性、前瞻性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好行业规划、政策调整等前瞻性、前置性相关工作,积极反映行业诉求,加强钨矿开采和钨品出口贸易的行业自律,宣传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协调行业发展,维护市场秩序,促进行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